6月2日下午,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清洁美丽世界,你我携手共建”焦作市生态环境典型司法案例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5起典型案例。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都要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司法审判机关,全市法院肩负着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职责。为此,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组织人员,对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办理的环境资源类型刑事案件进行了统计梳理和归纳分析,从中选取了5件典型案例,在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公开发布。主要目的是呼吁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帮助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生态环境法治观念,增强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法治氛围和格局。
当天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跨市运输、偷排危险废物的污染环境案件,有破坏北山生态的非法采矿案件,有购买、销售珍贵野生动物制品的危害野生动物生态资源案件,有非法挖土、破坏耕地资源、危害粮食安全的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捕捉有益动物的非法狩猎案件,共计5件,具有非常典型的教育意义。案件当中的被告人均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有的还被判决承担附带民事责任,经济赔偿金额高达110余万元。
“刑事制裁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上述这些案件判决结果,对于从事生态环境相关经营的企业、人员既是警示,也是教育,提醒我们一定要依法合规经营,不要触碰法律红线。另外,上述案例当中,有的犯罪活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举报而被发现,追究刑事责任的,这让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市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正日益增强,对于同生态环境犯罪斗争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公开发布这些案例,也是为了进一步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哪些行为是生态环境犯罪,帮助、倡导人民群众充分掌握法律知识,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检举、揭发、制止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沙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