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法院借助执行“攻坚战”,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罚力度,加快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信的氛围正遍布的越来越广。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克服种种难题,也要把欠款还上,不能背上赖账、无信用的恶名”。修武县秦萍、秦梦梦姐妹两人不知晓父母生前欠下银行两万元贷款,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到法院还上债务。姐妹两人的话语正体现了社会诚信的风气越来越好。
近年来,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法院执行,已经成为社会一大顽疾,成为建设诚信社会的一大绊脚石,失信被执行人罔顾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和债权人的困难,以种种理由和借口肆意规避执行,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其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司法公信力,践踏了法律,破坏了“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
最高人民法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正是为了重新赢造诚信的社会体系。修武法院借助执行攻坚战,全力解决“执行难”。在执行中,做到两个“穷尽,穷尽法律赋予的执行职责,穷尽法律赋予的执行措施。对不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通过查询、划拨银行存款,搜查、查封、扣押、拍卖或变卖可供执行财产的方法实现债权。对有一定履行能力但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通过“节假日行动”等方法集中突击执行。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性化执行方式,把思想动员工作贯穿始终,对不是老赖帐户,不是故意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采用以说教为主,动员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积极促成和解结案。同时修武法院还选择典型案件通过报纸、电视台、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舆论导向。重信用、讲信用的风气正在社会上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