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家住河南省博爱县农村的张某,急急忙忙来到博爱县人民法院,要求返还原告李某价值2600余元的电动车,执行干警立即给他办理了结案手续,一起案件顺利解决。张某临走时对执行干警说;麻烦把我们村张贴的执行公告撕了吧,太丢人了!
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因财产返还纠纷于2013年6月2日诉于博爱县人民法院,原告要求被告返还价值2600余元的电动车一辆,经法院审理后于2013年6月23日判决被告张某归还原告摩托车,被告不服判决,后经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张某返还李某的电动车。判决生效后张某依然拒绝返还财产,后李依法向博爱县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看似简单的案件,执行法官接手后却发现并不简单,申请人和被执行人都是一个村的,关系错综复杂,标的物又是双方因婚约产生的纠纷,执行法官多次找到张某劝其返还财产,张某开始是假装答应,后来干脆躲着不见,并藏匿电动车,找其家人做工作也不见效果,案件就这样执行不下去了。
在当前该法院开展的执行战役开始后,执行法官决定一定要啃下这个“骨头案”。执行干警考虑到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是同村,决定利用“舆论”这个有力武器突破张某,在多次找张某做工作仍然没有结果后,执行干警在张某所居住的村委会门口、村口等多处张贴“执行公告”,使同村人都知道张某故意拖欠、藏匿李某电动车的行为。结果,此招一出果然有效,张某迫于舆论的压力,第三天就到法院主动要求归还李某的电动车,案件顺利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