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常思舐犊之情,莫忘反哺之义。子女要常怀感恩之情,要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尽自己的赡养义务。可是,生活中难免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造成了亲子间的隔阂。
王老太今年已过七旬,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四个孩子长大,分别是大儿子张甲、大女儿张乙、小儿子张丙和小女儿张丁。2009年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王老太属于拆迁安置户,分配到了三套安置房屋。过去拮据的生活终于有了改善,但没想到生活虽然富裕了,却过得并不如意。
2016年5月,王老太不幸患上脑出血,由于年龄较大,在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后仍无法彻底恢复。严重的后遗症导致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出院后便由住在隔壁的小儿子张丙照顾日常起居。
原本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的老人忽然瘫痪,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心中难免悲伤。而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是一份非常繁琐的工作,虽然小女儿经常过来照顾,但仍让小儿子难以适应。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冲突和摩擦让母子间产生了隔阂。这时,小儿子提出兄弟姐妹四人轮流照顾患病的母亲。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做法引来了大儿子张甲和大女儿张乙的极大不满。原来,在分配安置房的时候,母亲直接将三套安置房的产权都给了最偏爱的小儿子。虽然张甲和张乙并没有对王老太的做法提出异议,但心里还是难免觉得有失公允。在分配房产时没有公平分配,老人生病需要人照顾时却想到了“手足情深”,心中非常生气委屈,便找到王老太理论,要求平均分配三套房产。面对子女之间的相互推脱,王老太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儿,本以为小儿子会对自己尽心照顾,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无奈之下,王老太到法院起诉小儿子张丙,要求其归还三套房子的产权。
解放区法院的法官梁学峰在了解到本案的情况后,积极展开了调解工作。他深知,血缘之间总有割不断的亲情,这场因为房产造成的误会需要更多的是调解,而不是对簿公堂的一纸判决。
2017年7月11日,梁学峰法官来到王老太家中,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解。调解过程中,王老太几次哽咽,向法官倾诉了自己的委屈和担忧,小儿子坐在旁边低着头一言不发。梁学峰法官当即对小儿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小儿子也表示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心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今后定会尽心尽力照顾母亲,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法官的调解安慰下,王老太同意撤诉,案件了结。下一步,梁学峰法官表示会进一步联系王老太的大儿子和大女儿,尽全力彻底化解矛盾,维护家庭和睦,让老人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