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制裁被执行人躲避执行、隐匿、转移财产行为,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温县法院通过发布悬赏公告、微信黑名单曝光、定制彩铃等措施,促使“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张贴执行贴悬赏公告
《最高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问题的规定》自今年5月1日实施以来,温县法院通过在公告栏、被执行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积极查找执行线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被执行人孟某拖欠李某等7名农民工工资共34万不予归还。在执行过程中,孟某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并长期躲避执行,李某等7名农民工在了解最高院此项规定后,立即到温县法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执行法官刘振辉按照应载明的事项迅速制作悬赏公告,并在被执行人居住地附近进行张贴,张贴后不到星期,有人举报了孟某的行踪,迅速将其抓获,案件很快得以执结。
多方位曝光“老赖”
在“夏日雷霆”执行活动中,温县法院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平台公布、张贴布告、发放“老赖”大头贴照等形式,将失信“老赖”情况进行公示,让“老赖”在舆论的强压下尽快履行义务,营造全社会支持执行工作的氛围;与此同时,该院还出动巡回宣传车,在人流量大的路口、街道等进行巡回宣传,并发放宣传手册,使执行宣传覆盖全县每个角落,形成打击“老赖”的高压态势。
为“老赖”定制“特色”彩铃
“您拨打的机主已被温县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请提醒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 伴着声声警笛,高调公布机主是“老赖”。从6月14日起,该院与通讯公司联系,由法院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通过对“老赖”手机编辑定制彩铃的方式施以惩戒,在全市首家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手机定制了彩铃服务,督促欠钱不还的“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通过通信惩戒措施的运用,电话语音提示与被执行人交往的群众或企业谨慎与失信被执行人交往,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促进全社会提高诚信意识,缓解了执行难,让“老赖”无处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