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2019年以来的执行工作,焦作法院为焦作人民做了哪些实事?执结了多少案件?追回了多少真金白银?惩戒多少老赖?解决了哪些问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法院又是如何应对的?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焦作法院这一年多来的执行工作。
一、结案3万余件
截止2020年3月31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4038件,结案30910件,结案率为91.11%,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为93.98%;拘留1543人,罚款金额474.95万元,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结案115件,判处罪犯129人。

这一年,全市两级法院以“一性两化”工作思路为指引,加大强制执行力度,提升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创新执行机制、强化执行队伍建设,相继在全市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雷霆”“秋季风暴”“冬日暖心”等专项行动,领导带头、全员上阵,在全市掀起了执行风暴。在执行中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黑名单”、限高令、罚款、拘留、判刑,有效打击了老赖的嚣张气焰。
同时,市中级法院持续开展涉民生、涉民营企业、涉金融、涉公职人员等案件专项活动,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至今,全市法院共执结职务犯罪涉财产刑执行案件3件,黑恶势力犯罪涉财产刑执行案件16件,涉金融债权和金融犯罪涉财产执行案件1081件,涉民生案件359件,涉党政机关案件29件,共执行到位标的8.31亿元。

二、创出一条经验
“两分三化一惩戒”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是市中级法院确定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叫响全省的一条经验。
“两分”是指对执行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和分段执行;“三化”是指执行智慧化、节点账册化、监管即时化;“一惩戒”是指充分运用限高、纳入失信黑名单、罚款、拘留和打击拒执等措施,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通过出台《执行案件流程节点管理规定》等8个配套制度确保这一机制有效运行,不断实现执行权配置科学、执行案件全面监管、执行队伍高效运转。
自2018年下半年该机制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合质效始终位列全省先进。2019年12月底,18项质效指标中,包括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和执行完毕率在内的11项指标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关键节点平均超期数一直保持为0。与往年同期相比,法定期限内结案率提高17.7个百分点,结案平均用时减少40天/件,多项指标的位次在全省排名均有所提升。
2019年,“两分三化一惩戒”执行长效工作机制已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推行“阳光执行”小程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人民法院要依法公开、主动公开、全面公开、实质公开的原则和要求,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执行神器——“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全面上线。
“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是专门为申请人量身定制的程序,申请人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阳光执行”小程序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该小程序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直击申请人普遍反映的案件执行不透明、联系承办法官不容易、查询案件信息不方便等问题,为申请人提供全方位的“阳光”服务,构建起申请人与执行法院沟通的新渠道。
申请人只需要按照提示输入身份证号及案件号便可操作登录。通过使用小程序,可以了解申请人的权利义务、法律法规及风险,查看案件办理进度以及法官办案留痕情况,在线与法官留言沟通,补充提供案件线索等。
为确保申请人及时、准确收到案件相关信息,市中级法院要求承办法官外出办案时打开“移动执行”APP,系统会自动记录法官的办案轨迹,同时法官也会将当天查询到的情况上传至APP,相关情况会同步到“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上。
目前,全市法院“阳光执行”小程序上线14313人,占首执案件的比例为63.2%;“移动执行”APP取证留痕案件13046件,留痕证据32714次,案件留痕率为59.5%,对当事人留言回复254条。

四、开启“智慧执行”的大门
为实现执行监管的即时化、智能化,2019年9月6日,执行案件全流程智能管控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市中级法院执行工作迎来了新时代,实现了由人管人、制度管人向“智能管人”的升级过渡,做到了对每一名干警、每一起案件、每一个环节的全流程智能管控,执行工作向着规范化、智慧化阔步前行。
该流程系统可以实现对全市法院所有执行案件个案办理过程的全面管控,包括对执行流程节点和期限的预警,对结案异常和终本案件异常等情况的监控,并将监管结果通过发送短信,提醒案件承办人予以整改。
该流程系统就像一个精明的“大管家”,自动对所有案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过滤、分析,自动监控所有办案节点,发现任何异常现象,会在第一时间自动作出反应。该流程系统能帮助执行指挥中心直接监管到案、监管到人,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同时,还实现了执行办案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监管。
截至2020年3月底,通过全流程智能管理系统发出期限预警管控455条,期限异常管控18条,案件办理异常管控13条,有效促进了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五、推广“律师调查令”
2019年4月,省高级法院出台了《关于在民事诉讼和民事执行中实行律师调查令的若干规定》,市中级法院紧跟步伐、迅速行动,大力推动律师调查令在执行案件中的应用推广,通过签发律师调查令,让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参与到执行过程中,以便更快、更准确地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在增强申请人的举证能力、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的同时,尽力实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调查令是在执行过程中,当申请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证据时,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签发调查令,由其委托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证据。
这一年,一律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使用了律师调查令,在调查令的“助攻”下,修武县法院成功执结一起700余万元的“骨头案”,同时还一起执结了4起大案。
对当事人来讲,律师调查令方便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案件线索和财产线索,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律师来讲,强化律师在执行案件中调查取证的职能作用,有效缓解“取证难,调查难”问题;对法院来讲,有助于法院优化资源配置,缓解案多人少的难题,提高审判和执行效率,促进司法公正。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发出律师调查令140余份。
六、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
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相继开展了“执行办案百日竞赛”、涉民营企业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等,积极营造诚信、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执结涉民营企业案件 6053件、涉金融案件1081件,执行到位金额20.4亿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19年3月26日,“执行办案百日竞赛”活动在全市法院中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坚持把“执行办案百日竞赛”活动与涉民生案件执行、护航经济发展和推进落实“两分三化一惩戒”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强化领导,坚持“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围绕重点,坚持挂图作战、账册化监管,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创新举措,大力推广应用“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等一系列举措,使全市执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6月起,全市法院开展了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为切实提高办理涉金融执行案件的质效,全市法院组建了专门的金融案件执行团队,重点围绕市中级法院排查出的500起涉金融机构未结案件,开辟了涉金融执行案件立案、调查、处置的快速通道,倒排工期,狠抓落实,实行“五定一包”责任制,各金融机构可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为法院执行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共同为焦作金融生态环境良性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七、线上“突围”战疫情
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两级法院迎难而上、主动担责,拓宽思路,创新执行方式,利用信息化助力执行,做到抗疫执行“两不误”。截止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网上执行立案1129件,执结案件1043件,通过“总对总”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发起财产查控5906次,冻结5411.83万元,执行到位8294万元。通过执行指挥平台委托外地法院办理执行事项124件,通过微信工作群等渠道发起不动产查控2386件次,车辆查控1250件次,公积金查控3140件次。
开通“阳光云送达”直通车。隐匿个人行踪轨迹,拒不签收法律文书,导致“找不到”和“送不到”成为执行送达工作的两大难题,尤其是疫情期间,更是难上加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温县法院和中国电信温县分公司合作,正式启用了“人民法院阳光执法送达云平台”,可向当事人名下手机号码发送短信,发送内容包含了案号、案由、签发人、收件人、法律文书、发件方式、送达人。发送后该平台可以实时更新当事人接受及查看法律文书的状态,所有发送的短信均有系统记录,做到一案一留痕。该平台特有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更是解决了当事人隐瞒个人信息或者谎报个人信息的情况,使电子送达更加精准高效,不仅降低了疫情期间人员交叉感染风险,而且让原本送达一份法律文书由原来3至5天缩短为几分钟,使送达工作变得高效、便捷、智能、透明,实现了送达“零接触、零等待”。截止目前,该院运用“阳光云送达”平台成功送达 105 件。

运用VR全景技术提高拍卖效率。2月19日,温县法院在全省率先采用VR虚拟全景展示技术,在淘宝网上展示了一套房产拍卖标的物,“司法拍卖+VR”的创新举措收到了惊人的效果,标的物不仅顺利拍出,而且溢价率高达51%。
VR虚拟全景展示技术,实现了对标的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360 度无死角拍摄全景展示,竞买人不仅可以“鸟瞰”整个房屋,只要点击模型中的小圆点,还可以在房屋内随意“漫步”,对户型结构、内部装修详细观看比对,全面掌握拍卖房产的真实情况,无需再到房屋内实地看房就能参与竞拍。竞买人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对房产的每个细节进行反复查看,让大家买得放心、买得安心。既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房产的拍卖价值,又提升了房产的变现率和成交率,减少了竞拍者感染的风险。
八、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
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市中级法院注重通过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管理,促进执行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市中级法院先后出台《执行工作实务操作规程》《执行规范性相关问题解答》等多项项执行制度规范,对执行工作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统一指导,组织卷宗评查、业务培训,提高全市法院执行人员的规范意识、标准意识。
市中级法院每周五召开一次执行工作院长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中院党组每周一听取一次执行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动态;中院执行局每周制定出各法院的具体目标任务,并对完成情况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一季度一考核;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局长例会,指导解决疑难案件和具体问题,确保各项目标按期完成。
两级法院均组建了执行监管团队,对本院执行案件流程进行监控,采用定期检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形式,促进案件规范办理。同时,市中级利用标准化指挥中心的软硬件优势,建立“日督办、周点评、月讲评”制度,对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进行人、案、事的全面监管,努力杜绝消极执行、乱执行、违法执行现象发生。
栉风沐雨堪回首,花开花落又一年。2020年,全市法院全体执行干警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站在新起点,他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他们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奋勇前进,用执行工作的新作为、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建设法治焦作、推进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链接——喜获“国字头”荣誉
在2019年最后一天,12月31日上午10时,在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焦作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