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权益能最快维护,生产经营能正常开展,近5000名员工能安居乐业,这都得益于‘中站审判速度’,得益于全体干警义无反顾的辛苦付出。我们真诚的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我们全体员工向贵院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最崇高的感谢。”8月25日上午,一家上市公司长达2000字的感谢信送到了中站区法院,字里行间彰显了法院为企业保驾护航的责任和担当。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各业、各个市场主体带来了严重冲击,中站区某上市公司及其名下的子公司也遭受较大影响,各种纠纷急剧增多。为护航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中站区法院积极作为、主动发力,跑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巧调解 挽回损失130万元
2020年4月17日,原告一家子公司与被告外地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就“熔喷PP”签订了《产品单批协议》,原告以35000元每吨的单价购买了生产疫情防控物资所需的原材料60吨,双方约定,原告一次性付清全部货款,被告要在5月份内将货物全部供应到位。
5月初,被告供应货物18吨,5月27日,被告将剩余的42吨货物供应到位,而此时,由于全国疫情防控趋于稳定,相关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出现了巨大波动,从起初的35000元每吨降至15000元每吨。因为巨大的数额差距,原告拒收了42吨的货物,并向被告提出了异议,但被告不予采纳。于是,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协议并退回货款147万元。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42吨的货物,就意味着公司不用生产,每吨就亏损了2万元,这么巨大的损失我们真的承担不起。”原告公司负责人向法院说明了公司的难处。该案的承办法官认为,买卖合同纠纷中,如果从诚实守信方面讲,原告应该无条件接收剩余货物,但因为疫情这个不可抗的因素,造成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如果损失都由被告承担确实有失公平。
于是,承办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共同坐下来协商解决问题。“签订合同虽然讲究诚信但也要兼顾公平,请你们理解一下当地企业的难处,他们买了这多么原材料,不生产就亏了84万元,真的是不容易。”调解中,承办法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直在给被告做工作。“我们作为国有企业,并不是完全不考虑地方企业的难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我们愿意退还货款,但也希望能适当弥补一下我们的损失。”被告公司负责人表示。
经过调解,最终,双方摒弃偏见与杂念,达成一致意见,原告弥补被告损失17万,被告退还原告货款130万元,双方并没有因诉讼产生隔阂,反倒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和赞赏。
化源头 及时保全393万元
由于受疫情影响,广西某矿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某电池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一直拖欠该上市公司一家子公司的货款不给付,万不得已,诉至法院。
立案后,根据原告企业申请,法院立即对这四家企业进行了诉讼保全,冻结了相应的银行账户。当天下午,广西某矿业公司便主动联系原告:“因为疫情,我们的经营状况确实受到了影响,麻烦你们让法院将我们的银行账户解封吧,解封后立马打款。”原告企业向法院说明情况后,法院立马进行了解封,没多久,对方便归还了所欠货款8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从立案到结案,只用了一周时间。
与此同时,其他几起案件也在同步推进。目前,深圳市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某电池有限公司也与原告企业取得联系,表示愿意调解并已达成初步和解协议。
因拖欠大额研发费用,该上市公司将保定某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某客车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并申请了诉讼保全。接案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进行了网络查控,冻结被告企业银行账户金额共计85万元。
在另一起纠纷案件中,中站区法院承办法官带队前往甘肃省永靖县进行了跨省财产保全,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共查封工程车、气罐车20余辆,价值300万元。及时、高效地诉讼保全,不但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从源头上降低了执行难的风险。
强执行 全力兑现246万元
被执行人司某经营了一家贸易有限公司,为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向该上市公司其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但由于长期经营不善,导致借款无法归还,该小额贷款公司将司某及该贸易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偿还200余万元本金及利息。
判决生效后,司某一直未履行还款义务,于是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接案后,承办法官迅速对司某名下的财产和担保人郑某名下的存款进行了冻结划拨,扣留提取了司某的到期债权,共计46余万元。同时,还查封了担保人熊某名下的5间门面房。
“我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法官您再给我点时间,等公司周转过来了我就还钱。”司某多次找法官,希望宽限一段时间。鉴于司某的还款态度良好,并且陆续归还了一部分钱款,法院做通申请人工作,给了他们机会和时间进行周转。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承办法官发现该公司确实经营困难,很难再起死回生了,“法院已经给了你足够时间,但公司仍旧没有丝毫起色,虽然你还了一部分钱,可距离标的额差得太远了,我们必须保证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兑现。”承办法官说,“熊某作为担保人,要付连带责任,既然主债务人还不了款,法院要拍卖熊某名下的门面房。”
最终,这5间门面房成功拍卖,帮助该小额贷款公司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一桩桩、一件件实事,不仅让这家上市企业度过了难关、保住了5000名职工的饭碗,更是让企业深刻感受到了司法温暖。“中站区法院虽然是一家‘小法院’,规模小、人员少,但是我们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等各项中心工作中有‘大作为’,让企业和当事人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审判的力量,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申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