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沁阳市综治中心调解室,随着调解协议书的签订,该市近年来涉案金额最大、人员最多、时间最长的一起购药款纠纷案被圆满化解,当事双方9家单位尽弃前嫌,握手言和,十年恩怨圆满化解。
沁阳市8家乡镇卫生院因长期拖欠某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业公司)购药款285万元,时间跨度长达10年之久,被药业公司起诉至沁阳市法院。该院立案庭干警在取得双方同意后,将该纠纷转到沁阳市综治中心,由法院派驻干警侯恒江进行调解。
通过深入交流沟通,侯恒江了解到该药业公司是一家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主营渠道就是沁阳市各个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卫生院长年欠钱不还,我们已经被掏空了,随时面临关门、停业的危机。最让我们揪心的是,公司进药的钱大部分是银行贷款,每个月仅利息就得两万元,真的是太难了……”药业公司负责人诉说着自己的难处。
然而被告是一群“特殊”的主体,8家乡镇卫生院都是沁阳市公立公益性医院,是直接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环。“由于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大部分病人都会选择到大医院进行救治,这就导致卫生院的收入不多。”卫生院负责人表示,卫生院的收入渠道主要靠财政补贴和本院的收入维系,因此,经营确实十分困难。
调解中,药业公司始终坚持30万元以下的债务两个月内还清、30万元以上的债务3个月内还清的调解底线,而乡镇卫生院暂时无能力在短时间内还清少则20万元、多则80万元的债务。
一边是不还款就面临停业危机的企业,一边是承担公益性事业的乡镇卫生院,这让侯恒江一下子陷入两难境界,难道只有走“打官司”这一条路吗?为此,侯恒江和人民调解员一起对此纠纷进行了深度研判,并得出了一致结论:“进入诉讼程序,双方没有赢家”。侯恒江耐心给药业公司做工作,“打官司固然可以追偿欠款和利息,但乡镇卫生院目前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即使进入执行阶段,法律规定一些医疗设备也不在执行范围内,一样拿不到钱。可是一旦对簿公堂,关系闹僵,你们公司将失去沁阳市大部分供货市场,这是永久的利益损失。”与此同时,侯恒江挨个为8家乡镇卫生院分析利害:“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你们将增加利息、诉讼费等各种费用,债务将在原欠款上增加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不等,不但信誉受损,经营会更加困难。”
侯恒江和人民调解员从情理法入手,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劝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最终,双方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弊后,分别作出让步,同意签订调解协议书,8家乡镇卫生院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偿还欠款,而药业公司放弃利息,只追偿购药款本金。
协议签订后,法院及时进行了司法确认,依法赋予该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最大限度保障了药业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固己见即踏入绝境,让一步则海阔天空。在侯恒江和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当事双方互谅互让,使得纠纷成功化解,取得了双赢的圆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