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环债、三角债关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法院的执行环节之中,一起案件的申请人往往又是另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案中案,债中债,牵一发动全身,面对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武陟县法院以灵活、善意、文明的执行方式,破解了多家企业之间的“连环债”,实现了多方共赢和法律效果最大化。
2014年4月,原告焦作市某建筑公司承建了被告济源市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一处楼盘。同年7月,被告房产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下达停工通知,一停就是近两年时间,给原告建筑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该案经过一审、二审后,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原告工程款及各项损失900余万元。
审理期间,原告建筑公司申请了诉讼保全。法院依法查封、冻结了被告的一块土地和6个银行账户。“基本账户是用来给工人发工资和缴纳社保的,如果封死了,企业就乱套了。能不能换个账户?”被告房产公司主动到法院说明了情况,在凑齐了保全金额,存入指定账户后,法院立即将土地和其他银行账户解冻。
判决生效后,被告房产公司一再表示企业很困难,希望“缓一缓,喘口气”。法院出于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原告同意的前提下,延缓了执行期限。然而,被告一拖再拖,始终没有还款意向,于是案件进入了执行程序。
“我们及时冻结了被告房产公司2个银行账户,共500余万元,但是在划扣时,发现这两个账户是保证金账户,不允许划扣。”承办法官表示,“冻结这两个银行账户没有任何意义。”
又是一番艰苦的调查之后,法院终于在武陟县境内发现了被告房产公司的一块土地并迅速进行了查封。这一下打到了“七寸”,被告房产公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接跑到法院发牢骚说,“这块地既有安置房项目,又有商业小区项目,你们把土地一查封,我们所有证件都办理不了,房屋也卖不出去了,我们可咋活呀?请你们赶快解封吧,我们愿意与原告和解……”
经过一番调解,在双方即将达成和解时,案情又一次大转折。这时,解放区法院突然介入,要求查封这块土地,理由是原告建筑公司在解放区法院涉及两起执行案,涉案标的650余万元。与此同时,武陟法院立案庭也向执行局通报要保全原告财产280余万元,理由是原告系另一起案件的被告,该案已进入诉讼保全程序。此时,原告的身份一下子从申请执行人“变成”了被执行人。
一起债务纠纷竟牵出了复杂的连环债务纠纷,多家企业的利益搅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执行难度瞬间呈几何级增长。“一家女百家求”,这块地给了谁,另外几家都会不满意。更棘手的是,如果强制执行,被告房产公司很可能会倒闭,这块土地上的安置房、商品房项目将陷入停滞和混乱,业主的损失怎么办?引发群体事件怎么办?……
经过慎重考虑,武陟县法院决定与解放区法院联合办案,以灵活、善意、文明的执行方式,破解这个“死结”。
武陟县法院一方面告诫被告房产公司:“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你有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必将面临限高、拘留,甚至判刑的严重后果,请你积极偿还债务……”另一方面,与解放区法院一起做原告建筑公司的工作,“你现在是双重身份,既是原告,又是被告,即使本案你的钱执行到位,解放区法院也会继续执行,将这些钱还给你的债主……”
同时,两家法院又给起诉原告建筑公司的三家企业做工作,“现在建筑公司拿不出钱,只有顺利出售那块土地上的房产,资金回笼了,才能执行到位,建议缓一缓、等一等……”
经过多轮反复调解,在武陟县法院、解放区法院的主持下,五家企业达成和解协议,约定由被告房产公司分期、分批偿还相关企业的债务,相关企业撤回执行申请,法院解封土地,保障房产公司正常运转。
一通百通,一顺百顺。至此,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这起连环债务纠纷案被顺利化解,实现了多方共赢和法律效果的最大化。“多谢法院让企业‘缓口气’,现在我们开发的房产能正常销售了,公司也正常运转了,债务也在按时分批偿还,真的是太好了。”被告房产公司的负责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