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法院以深化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为契机,通过健全完善破产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创新多元解纷、提高涉企诉讼效率、共建诚信体系破解“执行难”等方式,持续打造我市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高效办理破产案件56件,成功重整和解17家“病危”企业,化解企业债务近60亿元,审结和重整数量均超历年总和,平均用时减少105天。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好友轮胎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依法破产重组实现“涅槃重生”。
市中级法院与市金融局联合成立涉民营企业、涉金融纠纷两个诉调对接中心,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多元的解纷模式;整合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实现立、审、执全流程网上办理;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实现诉讼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有效提高涉企案件审理效率。该院还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接,在全省率先建成“点对点”不动产网络查控系统;积极与公安机关协作联动查人找物,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嵌入政府信用共享平台等措施,有效破解“执行难”。截至目前,共发起不动产信息查控40215次,实际查询到被执行人不动产6152宗、查封1400宗。
同时,全市法院还深入开展“助力小微企业、护航焦作发展”“服务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等专项活动,采取开通企业涉诉案件“直通车”、建立“联企微信群”、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集中走访涉诉企业、定期向涉诉企业发放法律风险提示指南、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协助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市中级法院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服务企业先进单位”。
当好“大管家” 办好“小事情”
打造审判管理“焦作模式”
全市法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创新民事审判管理机制,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完善审判管理体系,提升审判管理能力,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焦作模式”。
积极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设立民事速裁审判团队,加大民事二审速裁快审力度,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截至2021年年底,民事二审结案4443件,速裁案件641件,占已结民事案件的14.42%,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1.56天,繁简分流效果明显。
全面规范审判流程管理。依托审判流程管理平台,对案件审理实施全程网上在线动态监控和督促。做好扎口结案审核工作,全面审核已结案件信息录入、文书上传、电子卷宗生成等情况,确保结案信息准确无误。严格把关超审限案件的审批,杜绝随意扣除、延长审限的问题。
推进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坚持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隐性超审限案件日通报制度,落实一年以上未结案件的院长、庭长监督责任,完善审委会督办机制,防止“前清后积”“边清边积”。
强化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建立健全审判运行态势监控机制,对案件收结案情况及审判质效实行“日督查、周通报、月讲评、季推进、年总结”制度,为院党组研判审判工作形势、部署执法办案任务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推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制定《“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强化“四类案件”事中监督信息化平台实质化应用,落实院长、庭长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加强院长、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
以评促改提升办案质量。组织全市法院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查活动,促进各基层法院文书评查常态化。2021年上半年对已结案件3342案6684册卷宗进行归档前质量评查,及时对评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讲评。强化省高级法院发改案件评查,分析发改原因,与省高级法院统一审理思路和裁判标准。
增强服务营商环境能力。建立常态化的营商环境数据分析通报机制,准确研判涉产涉企案件的审判运行态势,着力提升数据分析的深度,准确填报执行合同案件各项数据,科学核算执行合同费用成本,确保解决商业纠纷用时和费用成本同比大幅下降。
以“破”开路 优胜劣汰
为企业孕育市场新机
办理破产是营商环境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市法院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焦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章立制打基础。市中级法院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建立完善破产审判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服务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关于提升破产审判工作水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的工作方案》《焦作两级法院管理人工作指引》《关于审理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破产案件的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为破产案件审理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救治“生病企业”。我市两级法院努力挽救、盘活“生病企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17家具有挽救希望和价值的困境企业得以“涅槃重生”。其中,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仅用时4个月重整成功。好友轮胎有限公司等4家关联企业合并重整成功,创新探索出售式重整模式,用1.6亿元的对价解决了42亿元的债务,有效盘活园区30余公顷土地资源,整合园区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4亿元。焦作市全星钙业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案,实现了我市破产审判和解结案零的突破。该案例被列入2021年度河南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妥善处置国有“僵尸企业”。2019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新收破产案件88件,审结105件。通过破产程序处置企业土地约147.12公顷、房屋50.13万平方米,变现破产企业财产123764.92万元,总体清偿率38.44%,清偿职工债权85153.81万元,职工债权清偿率89.3%。化解债务810948.24万元,其中金融债权675625.33万元。配合政府安置职工19405人。该院还曾被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表彰为国企改革攻坚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发挥金融审判职能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套路贷”和虚假诉讼专项整治、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企业走访等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中级法院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下发《关于防范和惩治“套路贷”和虚假诉讼的实施意见》,逐案排查近年来审结的民事案件,挖出涉“套路贷”案件11件,虚假诉讼案件42件,排查确认166名职业放贷人,并对相关当事人分别进行刑事制裁或民事处罚,有力打击了“套路贷”及虚假诉讼行为,维护了司法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成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成立焦作市金融诉调对接中心的通知》《焦作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细则》等制度,成立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诉调对接中心,推动实现多元解纷在金融领域的全覆盖。目前,已成功调解58起金融纠纷,涉案金额3277.4万元,纠纷平均处置时间30天,大幅降低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及经济负担,为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市中级法院还加强与市金融工作局、市工商联、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保护合力。2019年以来,该院共审结公司类案件305件,涉案金额3.44亿元。聚焦市场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开展“以案释法进民企”“千名法官走访千家企业”“万人助万企”等活动,对7家上市企业及1288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走访,开展公益性宣讲及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