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共青团河南省委决定,命名在2019-2020年度河南省青年文明号创建周期中,符合创建条件且表现突出的郑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等361个创建集体为2019-2020年度河南省青年文明号,授予晁彦守等328名同志为2019-2020年度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其中,温县人民法院北冷中心法庭荣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近年来,该法庭积极按照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自觉弘扬司法文明、践行职业道德,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和萌芽状态,年均结案300件左右,形成了群众满意度高、调撤率高、服判息诉率高、上诉率低“三高一低”的局面。树立了法庭和法官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上级法院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一等功各二次,被评为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被河南省高院评为“四最法庭”, 荣获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
重心前移,源头治理解纠纷
该院积极打造多元矛盾化解、巡回办案、普法宣传“三位一体”预防化解基层矛盾模式。建立和完善诉调互动互补联动调解模式。在辖区设立3个巡回办案站、51个诉调对接中心(工作室),将各村民调主任确定为便民诉讼联络员,形成了庭、中心 、工作室三级便民服务网,构筑起“本村民调先期调、矛调中心共同调、法庭组织联动调”的工作格局。开展了创建“无讼村”活动,辖区“无讼村”数量不断增加 。
规范巡回审判工作,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选择典型案例定期到村委会、村文化中心、农家院落巡回审理案件,向群众当场宣传和讲解法律,做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坚持开展有案开庭、无案驻村活动。各青年干警定期到辖区村庄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同时发放便民联系卡,预约开展法律咨询和诉讼引导;充分发挥各村诉调对接中心预防纠纷、化解纠纷的重要作用,通过“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乡村干 部”等形式,规范乡村组织行为,引领乡风文明。
温情服务,司法为民展担当
该法庭按照“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诉讼,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理念, 让人民群众在细节中感受司法文明,体验到新时期青年干警的蓬勃朝气和为民情怀 。
在“减法”中现真功:一是缩减中间环节,对争议不大的案件将法庭调查与法 庭辩论合并进行,提供庭审效率;二是减少邮寄送达,尽量采取法庭人员亲自送达的方式,提前介入,为案件化解打下基础;三是减少普通程序适用率,促使以调解 、撤诉方式结案。在“沟通”中见真情:该法庭建立了“便民小黑板”留言制度,架起与群众沟通桥梁,被河南省高院在全省人民法庭推广。设立了便民工作室、便民图书室,方便群众诉讼;建立法庭“工作日志”,详细记载着当事人的姓名、电话、住址、案由、结案情况等,法官利用下乡等对案件进行调解,督促生效文书的履行。
共建共融,延伸服务筑防线
该法庭夯实党建基础,抓好结对共建。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作用,按照“支部 建在庭上,影响带动村上”,与辖区村级党支部建立主题党日交流制度,引导基层组织依法规范管理,解决村级组织涣散等问题。利用辖区村党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增强党员法律素养。以“两书”促进依法行政,预防化解纠纷。向辖区乡镇发放司法白皮书、司法建议书,对所在乡镇的案件进行分类整理 ,将案件数量、案件类型、纠纷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等形成白皮书或者司法建议书,作为乡镇社会治理的依据、参考。融合司法审判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建立法庭与辖区乡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共建机制,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例会;法庭人员列席乡(镇)重大会议,为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决策提供法律意见,指导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文明乡风。
清正廉洁,提升水平强业务
近年来,该法庭干警们作为新时期青年排头兵,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牢记“六个严禁”,对人民群众不耍威风、不耍特权,经得起情与法、钱与法、权与法的多重考验,做到请吃不到、送礼不要,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树立了人民法官的浩然正气和司法文明。
为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多办案、办好案,该法庭干警们克服年纪轻、经验不足 的短板,坚持不断学习,钻研法理,汲取新知识,提高驾驭庭审、判断证据、制作裁判文书等各项司法技能。庭长带头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干警业务水平对提高办案质量的重要意义,一刻也不放松对干警学习业务的督促,以保证完整、全面地执行法律。此外,该庭还经常组织干警对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邀请有经验的审判员、 业务尖子到庭内讲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法庭办案质量。
奋斗新青年,逐梦新时代。在今后的工作中,北冷中心法庭将充分发扬“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创新担当,倾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应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