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我市推进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焦作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朱战利围绕我市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工作整体开展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府院联动是我市衔接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的有效举措,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创新。去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总体要求,把“府院联动”作为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多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切实解决执行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逐步破解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的堵点难点,形成了具有焦作特色的府院联动机制体系,实现了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助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融合依法行政和有为司法,联合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协同妥善处理涉南水北调工程、城际铁路等案件,切实保障了重大工程实施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积极推进行政非诉执行“裁执分离”,有效缓解了非诉执行难题。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联合成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2021年焦作市政府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中,425件行政复议申请事项经过协调对接,不再进入行政复议程序和诉讼程序。促进诚信体系共建共享,加强政务司法信息联动机制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和司法服务“一网通办”,向“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失信联合惩戒案例等共计5918条;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城区范围内的“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共发起不动产信息查控40215件次,完成公积金点对点查询29170余次;联合签订协作联动协议,公安机关协助完成车辆查控1310余件次,抓捕202人,拘留36人次,执结案件182件,执行到位290万余元。
推动创建法治社会特色品牌。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完善源头治理、联调联动、多元化解、效力对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无讼”村创建工作,打造“10+57”非诉矛盾化解模式,建立“五位一体”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成立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构建“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智慧精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促进金融秩序持续稳定,按照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的协作模式,联合成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提供“投诉+调解+裁决”一站式服务,实现多元解纷在金融领域全覆盖;联合成立不良贷款清收中心,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10条具体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形成防范惩治合力,严厉打击“套路贷”等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违法犯罪活动,成功处理非法获利12亿余元。
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焦作市“执行合同”指标排名全省第五,“办理破产”排名全省第六,“保护中小投资者”排名全省第十一,“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均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且被列为焦作市优势指标。促进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与阿里巴巴集团、中信银行签约,上线焦作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推进破产案件办理进入智能化快车道,加速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进涉企服务提质增速,建立涉企案件“五个优先”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长期未结案件清零的目标。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在融合司法资源上下功夫,共推行政法治,从源头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在合力密切推动上下功夫,共护企业法治,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贡献“法治智慧”。在协力防范风险上下功夫,共保金融法治,积极推动金融司法和金融监管深度融合,构建党委统筹领导、行政监管与司法规制衔接协同、行业组织促进规范调解的金融法治治理格局。在聚力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共建营商法治,积极推动破产专项基金的设立,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建立集维权援助、行政裁决、诉调对接、仲裁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多元协同推进上下功夫,共创社会法治,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法治保障良性互动。在多向智能驱动上下功夫,共促数字法治,建立全市各级互联、协同联动的“政务+司法”服务平台,推进政务司法数据有序共享。
市检察院、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围绕我市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工作整体开展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