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0年3月9日星期一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关注: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法院要闻

调解率三年97%以上 专访“神奇”法官丁继东

  发布时间:2009-12-31 09:53:01



丁继东右一

    他仅有33岁,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不足5年,但自2007年至今,他经手的案件调撤率一直位居我市法院系统第一名,2007年达99%,2008年达97%,今年1~11月份达96%。他所调解的近500起案件,无上访、无申诉、无抗诉、无民转刑、无超审限,且当事人即时履行或按期自动履行的案件占所调案件的90%,被我市法院系统誉为经验丰富的“老”法官。

  他,就是修武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丁继东。

  调解很麻烦,但是很划算

  在修武县人民法院,一说起丁继东,从院领导到工作人员,没有不夸赞的:“小伙子挺‘神’的,再难缠的民事案到了他手里,准能调解好。”

  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其他基层法院走访,只要一提起丁继东,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他可是个调解能手,连续几年调解率居全市法院系统第一名呢!”

  可是面对记者,这位年轻的法官先算了一笔“账”:相对裁判而言,彻底调解,当事人履行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履行率也会高,发生申诉、上访的几率小,可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对于司法机关来说,立案庭不用立执行案了,执行干警可能少跑十趟、二十趟,也不会产生燃油等费用,即使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因为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对立情绪较小,相对裁判类案件,也比较容易执行,可避免产生执行难,这样可节省司法资源。

  “调解很麻烦,但是很划算。从事民事审判,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尽力去调解,并尽量促使当事人当庭履行或自动履行,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面对记者,丁继东的语气十分坚定。

  案件再难“啃”,也怕主义真

  无论是在郇封中心法庭还是在民一庭,丁继东都坚守着一条铁律:绝不坐堂问案、孤立办案、一判了之。他坚持把诉讼调解作为审判的首选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稳定因素,力争使每一起案件都能调解结案,确保案结事了。

  可是,调解一起案件付出的心血是判决一起案件的10倍甚至更多,而且经常会遇到蛮不讲理,出言不逊,甚至侮辱性言辞攻击等情况。对此,丁继东坦言道:“我们法官与普通人一样也有情感与好恶,也有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与价值观,我们的个人观念会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与当事人、代理人的观念发生冲突。当事人不当的举止、言谈、以及做事方式同样会激起我们的反感,导致情绪波动,失去耐心。但是我们是人民法官,必须始终保持一种豁达的胸襟,保持一种平静如水的心态,对当事人循循善诱,耐心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调解效果。”

  丁继东曾接手一起合伙经营纠纷案件,原、被告之间系翁婿关系,双方合伙经营一企业,因原告讨要10万元的退伙款而提起诉讼。在开庭审理前,原告因病死亡,其年迈的妻子和儿子依法参加诉讼后,被告又提起反诉,标的15万余元,其依据是原告生前为被告出具的各种债权证明。而原告的妻子和儿子认为被告的反诉事项不成立,法院不应支持被告的反诉请求。

  庭审中,双方唇枪舌剑,对立情绪非常大,社会影响也很大。庭后被告以介绍案情、送交证据为借口,在材料里夹带了3000元现金送给丁继东。遭丁继东拒绝后,被告担心丁继东会偏袒原告,调解中抵触情绪大,效果不佳。为消除被告的戒备心理,丁继东多次召集双方代理人参与调解,同时针对翁婿这一特殊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20多次调解之后,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10万元,并当庭履行。

  谈到此案件,丁继东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以判决的方式结案,肯定有一方要上诉,还要负担几千元的上诉费用。原告的妻子和儿子经济比较窘迫,如果上诉无疑增加了负担,案件也会等很长时间才有结果,社会效果不好。”

  执著又公正,感动代理人

  采访中,河南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志强给记者介绍了自己曾代理的一个案件:原被告是雇佣关系,原告因在被告处造成工伤回到老家,上诉后多次奔波,很不容易。被告也认识到应该赔偿,只是在赔偿标准、对法律的认识上有争议,因此赌气打官司。被告方多次找到主办法官丁继东,以各种借口请丁继东,都被拒绝。这个案件事实清楚,但丁继东没有一判了之,而是一次次耐心细致地做被告的工作。经过3个月40多次接触,原被告终于达成协议,被告一次性支付了原告的赔偿金。

  案件调解结束,已近当日15时,原被告争着请丁继东出去吃点饭,都被他婉言谢绝。

  “丁法官家不在修武,吃住都在单位,却能坚持不接受当事人的吃请,不厌其烦地进行调解,这种执著、公正的精神感动了我,因此我才会作为被告的代理人和丁法官一起做被告的工作。”孙志强说。

丁继东的执着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为妥善化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在审判工作中,丁继东不断探索诉讼调解方法,研究解决矛盾纠纷的最佳途径,相继总结了“人文关怀”、“对症下药”、“把握时机”、“情理并重”、“案例诱导”、“借助外力”六种调解方法,并运用到审判实践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他还通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出了“当事人再难缠,法官也不能烦”、“骨头案再难啃,也怕主义真”、“嘴皮子要利索,脑瓜子要灵活”、“干工作要彻底,绝不能留缝隙”等调解心得。

  说到不如做到,付出总有回报。丁继东的无私和坚忍不仅赢得了法院领导和当事人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2004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修武县人民法院先进工作者,修武县人民法院调解能手,焦作市法院系统十佳调解能手、调解标兵、案件质量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责任编辑:郑军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站前路86号
邮编:454001
联系电话:0391-3386111
豫ICP备12000402号-2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