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榆树上开出了星星点点的的墨色小花。冬天的衣服就穿不住了。放眼看去,麦苗已经返青,昆虫们也陆陆续续奔将出来赶春。过不了几天,嫩绿色的榆钱儿便涂满枝头了,一树一树的浅绿色,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装饰着朴素村庄。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时货币铜钱,故名榆钱儿。母亲说榆钱儿是老天爷实在看不下去人间穷人的困难,让榆树结下钱儿送给穷人裹腹不至于饿死。刚生出来的嫩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不仅能生吃,还能蒸蒸菜,熬粥。
儿时我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摘榆钱儿来吃,它那嫩绿的花瓣至今仍诱惑着我这不多回乡的离乡人,于是口里便回味起了它那甜丝丝的清香。每当这个暖洋洋的季节,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榆钱儿花开时那满树的嫩绿和淡淡的清香,想起儿时爬上树梢摘榆钱的趣事。
小时候,我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经常跟着男孩子们一起爬树。虽然事后要挨父亲的板子,可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爬树。老实说,我爬树的技巧还真不一般呢,趁家人不注意,我飞奔到树下,一溜烟的工夫就爬上了树,坐稳后便悠闲自得地捋榆钱吃,耳朵里听着母亲压低的声音“赶紧下来吧,下来就去给你买糖吃”母亲怕声音高了,把我惊吓得摔下来。
事后,我总是逃不过母亲的一顿训斥,而我总是在背后偷偷地坏笑……摘下来新鲜的榆钱儿后,催着母亲赶紧给我们蒸来吃。把洗好的榆钱儿拌了面粉,洒了盐后就直接放在了蒸笼里蒸十几分钟就可出锅了,趁这会儿我忙着捣大蒜汁,等菜一出锅就可把蒜汁、香油浇到蒸菜上,立马就吃到了香喷喷、甜丝丝的榆钱儿蒸菜了。听老辈人说,生活紧张的那两年,当时人们不光吃榆钱,还吃榆叶和树皮,房前屋后的树皮几乎都被扒光了。而今城里的餐桌上,野菜成了一道道可口的美味佳肴,家乡的这道蒸榆钱儿其实也是道正宗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野味菜。
过上半月二十天的,榆钱儿长老了,褪去了它碧绿的颜色,惨白而饱满地随暖暖的春风飘落在墙脚旮旯道旁河边,一场春雨过后,密密丛丛的小小的榆树苗便蔓延开来。一个夏天,小榆树就长到了齐膝高。
榆钱儿落净,碧绿的榆树叶儿才从枝丫间显现出来。
此时,春就向着更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