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值高考、中招之际,孟州市人民法院组织干警深入中学校园,针对高考、中招诈骗出现的一些新动向,用生动的案例给考生上了一堂“严防招生诈骗,诚信应考择校”的法制宣传教育课,积极引导考生增强诚信意识,正确对待和把握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机遇。
结合近几年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孟州市人民法院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警惕四类诈骗案件:第一类是故意混淆各种不同的招生类型,蒙骗考生和家长;第二类是宣称自己掌握“保送名额”、“自主招生名额”等录取名额,骗钱骗物;第三类是以军校招收地方考生的名义进行招生诈骗;第四类是冒充高校招生工作人员身份,虚构各种招录条件,恐吓家长交钱方能录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法院引导考生和家长要进一步强化诚信意识,坚决杜绝作弊事件的发生,避免使自己的人生蒙受污点。
通过发放案例宣传资料和应试注意事项,孟州法院向考生和家长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要掌握政策,熟悉招考信息,明确一个简单道理:只要考生的分数够线,志愿填报合理,不用找任何人、任何关系,一定能够录取;反之,如果分数不够线或志愿填报不合理,找到任何人也没有用。
二是要坚定信心,扎实复习,考生正确估计实力,选择好适合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认真慎重地填写好自己的报考志愿。
三是要遵纪守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花钱购买所谓录取名额、试题答案、作弊工具,而应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复习应考。
四是要有防骗意识,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是利用招生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的高发期,考生、家长不要盲目听信他人,对那些试图以“熟人关系”介绍招、考、录诈骗的不法分子,要及时向“110”和其他司法机关报案或扭送。
五是要有正确的择校观和就业观,面对现实,坚决杜绝“面子”和虚荣心作祟,圆所谓的名校梦,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