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渐浓,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早晨秋风袭来时,竟然寒意满怀,让人不由的瑟缩。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夏天满眼的绿已经渐渐泛黄了。
季节,就象是一场场的别离,匆匆又匆匆。犹记春天的花朵们,还在陌上欣喜地绽放着,那么温暖灿烂,转眼,那些花儿已随细雨零落成泥,萎落在秋日的泥土里,那些花事,在凄风冷雨里来了去,去了来,只是在这来回里总让人滋长出些许忧伤的情绪。
自古以来,秋就是悲伤的象征,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逢秋必悲,更是文人的特质。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使人联想到人生的四季。每到秋天,人们却总是沉溺于悲秋之中。
人在秋风里行走,裸露的臂有了些许的凉意,不再刻意回避阳光的赠与,也不再那么渴望树荫的庇护。眼中多了随风起舞的落叶,嘴里咀嚼出了淡淡的寂廖。忽然有些怀念和留恋那渐远的夏,它的燥热、它的冗长、它的直白,此时都显得那么珍贵,珍贵得让人后悔对夏天的不珍惜。看叶子们一个华丽的转身,便依然脱离枝头的刹那,那种不藕断丝连的决绝,常常让人惊叹。
秋雨绵绵,秋声起浮。喜欢秋雨,更喜欢聆听秋声,总觉得,这些秋声是从诗词里走出来的。雨,一夜夜的下,雨雾里渐渐浓烈的是对秋的惆怅,飘飘洒洒的雨,吟哦着绵绵无尽的忧伤。夜半醒来,静听雨声,想起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听上去是那么凄凉与哀怨,这愁怀,让人心疼。
花开花落,逝水流年,时令越走越远,在寒秋里,只有那些沉香,温润着渐渐冰凉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