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软”件提升 齐头并进
来到了修武县人民法院。干净整洁的办公楼,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色幽雅的环境既人性又不失威严。置身其中,让人顿时平静放松许多。
在一楼的档案室里,袁秀平正在进行档案归类,她负责管理档案已经20多年了。“我们的档案室在2010年、2011年两年都被评为省级先进档案室,在焦作各基层法院里也是领先的!”袁秀平一脸自豪地说。
新办公楼建成后,修武法院完善了各种硬件设施,更加注重丰富干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干警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3楼的图书阅览室,藏书几千册,有各种书籍,干警们可以随时查阅;活动室设置有各种健身器材,还有标准化乒乓球室,方便干警们锻炼放松;院里的文体生活非常丰富,经常举行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等;法院各个庭室各有一部车,方便干警们深入基层……”古院长一一介绍道,“还有我们的三个基层法庭,都是标准化建设,设置有专门的残疾人和老年人通道,最大限度为老百姓提供方便。”
古海林院长告诉记者,修武法院的办公楼是在2008年建成的,从破旧的小楼到如今宽敞明亮的新办公楼,修武法院的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修武法院被河南省建设厅授予省级园林单位称号。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正是修武法院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的见证。
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前进
修武县人民法院辖区总面积678平方公里,有8个乡镇,1个办事处和1个工贸区,223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是焦作市最小的县。人口基数小,决定了案件发生率低,案情相对简单。所以,修武法院很少遇见复杂难办的案件,也自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马虎大意,放松警惕。兢兢业业做好日常本职工作,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辖区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持,为修武县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法制服务,是修武法院全体干警的一致目标。
“修武法院是小家碧玉型,踏实、稳当,没有突飞猛进的大成就,却在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前进。”这是古海林院长到修武法院将近一年来的最大感受。
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修武法院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良好的成绩。2005年,修武法院云台山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人民法庭,2006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基层人民法庭,并荣记集体一等功;2007年修武法院执行案件数和执结率居全省前列,公文处理工作连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2008年被河南省建设厅授予省级园林单位称号;2009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工作标准单位;综合工作连续五年在焦作市排名中位居前列。
五年来,修武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087件,审(执)结9764件,结案率达96.8%,多项审判质效指标居全市前列。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集体二等功,并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在省高院组织的对全省163个基层法院整体工作满意度调查中,该院名列第十五位,被确定为人民群众满意度优秀等级法院。五年来,共获得市级以上先进表彰集体75项,先进个人117人次。
权力风险防控 防微杜渐
修武法院能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与该院狠抓队伍建设,营造公正廉洁的司法氛围密不可分。
“人民法官为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基层基础建设年”三项活动在全省法院系统开展以来,修武法院以“零容忍”为原则、以“零违纪”为目标,大力开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强对风险岗位、风险环节、风险人员的防控,有力确保了司法公正。
在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该院坚持“围绕一条主线、确立四个重点,把握三个节点、实行三级防控”的“一四三三”工作思路。围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这一主线;确立立案、审判、执行、综合管理四个重点方面;把握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个关键节点;实行预警、风险提示和督查三级防控。逐步建立了“岗位权力清晰,司法程序规范,防控措施具体,制度机制完善”的长效机制。
“我们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实施防控,比如在立案环节,推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分案工作机制,并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自觉接受当事人的全面监督。在重点岗位实行风险提示,干警的办公桌上都设置有岗位风险提示牌,时刻提醒干警珍惜现有岗位,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古海林院长介绍说。
该院通过强化内部监督,严肃查处违反“五个严禁”和“十条禁令”的行为,促进作风转变和公正廉洁司法,实现了无违法违纪、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违法办案的“三无”目标。“十几年来,我们修武法院没有发生一起因违法违纪受到责任追究的情形!”在修武法院工作了25年的副院长卫玉兰说起该院的风险防控建设,一脸自豪。
自创“点验”法 狠抓工作落实
“点验”本是一个军事术语,而修武县人民法院在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中,却借鉴军队做法,通过“点验”行动,使该院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开展得更加严肃认真、扎实有效。
这“点验”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古海林院长是军人出身,通过研究,他将军队里的“点验”融入法院工作,自创了行之有效的“点验”法。
“‘点验’是军队的一种传统,是对部队编制、实力、战备和安全状况的全面检查。我觉得,在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中,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来一次‘点验’,查看我们的工作究竟哪些方面做得扎实,哪些方面存在问题,确保下一步工作更具针对性。”古海林很有见地地说。
古海林院长介绍,该院重点从司法能力、机关作风、案件质效、岗位风险四个方面进行了“点验”。一是以“两评查”为抓手,“点验”司法能力。该院开展了系列庭审观摩活动,同步进行庭审网络直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律师和群众代表进行现场打分。二是以“尽责求效”为主题,“点验”机关作风。该院将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审判纪律和审判效率等作为着力点,要求每名法官立足本职岗位,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上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解决在审判工作、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以“三清”长期未结案件为突破口,“点验”案件质效。该院通过逐人清、逐案清、逐柜清,摸清全院长期未结案件底数,对排查出的积案进行梳理分类,对每件积案进行“三定”(定人员、定时限、定标准),保证积案保质保量清理完毕。目前,该院已排查出15起长期未结案件,已结12起。四是从班子做起,“点验”岗位风险。该院采取多种措施,共排查出立案、审判、执行等方面的风险点20个,制定了36条防控措施,修订完善规章制度17项。
“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内容丰富,但其落脚点是审判执行工作。下一步,要围绕中心,继续扩大‘点验’范围,追踪‘点验’深度,全面提升我院工作水平。”古海林说。
“明年我们的目标是申请‘全国文明单位’,向着‘全国优秀基层法院’冲刺,使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古海林院长说,当下,党的“十八大”将胜利召开,中原经济区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修武法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和创新具有修武法院特色的“法文化”和“廉文化”建设,强力推进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大力加强法院自身建设,为修武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