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0年3月9日星期一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关注:
当前位置: 精神文明 -> 精神文明

想去洛阳看牡丹

  发布时间:2013-04-02 15:11:47


    清明时节,迎着暖洋洋的阳光和徐徐春风,牡丹,已在洛阳城的枝头上半开了。此时,脑子里浮现出那些白的、红的、粉的,挤挤簇簇,无边无际的花,那花香熏得人晕晕地就象要飘浮起来。每年四月,魔怔般的就想起牡丹,心蠢蠢欲动的想去洛阳看牡丹。

    洛阳牡丹花开,是我最为倾情和珍重的。“谷雨三朝看牡丹。”“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意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些赞誉牡丹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抒写着牡丹的国色天香。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我们祖先对牡丹情有独钟,我国的牡丹文化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期牡丹进入药物学,使人们知道牡丹不仅能够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能治病救人。隋炀帝在洛阳兴建西苑,圣诏天下奇石花卉,牡丹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皇家园林。由于牡丹的雍容华贵,唐代吟诵牡丹的诗篇大量涌现,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琼台月下逢。”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谢枋得的“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被我们广为传诵。牡丹不象桃李玉兰那样既高傲又迫不急待,它必定长到枝繁叶茂才含苞绽放的。牡丹的叶更是与众不同,它绿,绿得流油,绿得发亮。让人看了忍不住要抚摸一把。

    洛阳离我住的小城不远,多年前,老公在洛阳工学院读书,我便一趟趟地往洛阳跑,足迹遍布整个洛阳城。无论是龙门的佛光,白马寺的梵音,还是古城的雕梁画栋,都令人沉醉。走出洛阳工学院大门不远处就是牡丹公园,每天早上晨跑的时候我们就跑进牡丹园,牡丹的华浓艳丽,明明净净,不为尘染也给我们年少的心增添了无比的喜悦和幸福。那时,与花对坐,感觉自己恬静,幽雅而秀美,我们也和牡丹一样心清如玉。

    牡丹花有醉人的红,有冷艳的白,有恬静文雅的黄,有贵气逼人的紫。无论哪一种,都开得那么大气。牡丹是花中王后,地位尤尊。话说女皇武则天犹爱牡丹,一时间花满京城,文人骚客齐聚洛阳。曹植的梦中,出水的洛神,翩若惊鸿。一代诗圣李商隐更惊叹于洛阳牡丹的天香国色,据说当时隐居于龙门香山寺的白居易读了李商隐的文章,相见恨晚,希望可与子共赏牡丹,同品诗茶,话古道今一番。只可惜香山老人早逝,李商隐命运多舛,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辜负了一世才情。

    此刻,梦回唐朝“明月映天,树影婆娑,十里长亭,十里藤木落古香,十里青山恨绵绵。”此刻,一个身披彩裳的女子,伫立在历史的宫闱,宫墙外是酴醾的春天,台阶下是盛开的牡丹,春光微醺,时光安澜,岁月静好……

    想去洛阳看牡丹。如今世事纷繁、红尘万丈,在滚滚红尘中疲于奔命的我哪里还会再有闲暇去看牡丹,于是就只能去想了。

责任编辑:zjf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站前路86号
邮编:454001
联系电话:0391-3386111
豫ICP备12000402号-2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