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0年3月9日星期一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关注:
当前位置: 精神文明 -> 精神文明

朝拜香积寺

  发布时间:2013-05-22 10:40:53


    农历癸巳年清明节期间,正是一年踏青的好时候,闲来无事,应朋友之邀,随妻子一起到曾经生活了七年的十三朝历史古都西安游玩。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你会不经意间被嘈杂的环境扰乱了心神,于是,几经讨论,我们决定远离都市的喧嚣,选择一处依山傍水、鸟语花香之地。赏山之秀美,闻莺啭鸟啼,听溪水叮咚,嗅花香扑鼻,踏幽深古径……好好静静心神,陶醉于山清水秀之中。溪清白石出,清泉石上流。看着美丽的风情,不觉就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更让人心旷神怡的是中学时,曾拜读过”诗佛”王维的那与此刻心情相交融的诗: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从诗的内容来看王维当时是寻着钟声找到这座深山古寺的,特别是第三联中的”咽””冷”更细致的写出了香积寺远离尘世的意境。

    于是,我们一行五人,决定追随诗人的足迹驱车前往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西安城南约 17.5公里的长安区郭杜乡香积寺村西。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远远就看见了红色砖瓦围起的寺院,石雕的山门上六根龙柱由大象、麒麟、狮子等祥兽托起,两面的门额是赵朴初题写的“香积古刹”和“净土祖庭”。

    径直向前走,宏伟的大殿危立于台阶之上,拾阶而上,越过门楼,在寺院正门的左则立着一方陕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8月公布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积寺的石碑,石碑虽已残裂,但碑文尚还清楚。碑文描绘了寺院的周边环境和香积寺塔的简介:香积寺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进入寺内,由于适逢节日,游人虽多但并不吵闹,整个寺庙里面充满了佛堂内僧众诵经的声音和与之相伴的钟磬,佛堂前许多善男信女虔诚的上香祷告,祈祷自己实现美好的愿望。寺内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红墙青瓦。院子里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到处是点点金色的光斑,置身树下,凉爽惬意,舒心极了。

    先后过了山门,天王殿。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殿前香烟袅袅,殿内很宽敞,端坐于九品莲台上的佛祖法相庄严,接受善男信女的朝拜。尽管殿内阴暗,一位僧人还是在窗前默默的诵经。对于我们进来的香客,丝毫没感觉,真是虔诚。

    寺院的东侧院落,就是香积寺塔,据史记载,这座塔建于唐代(和小雁塔风格相仿),高十三米共十余级,是净土宗祖师唐代高僧善导大师的塔。塔系青砖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为仿木结构。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在存十一级,高级三十三米(据载原为十三级)。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实为珍品。但遗憾的是,由于古塔年代久远,已有破损,寺内不让上塔。

    我们买了几把香,每个人都虔诚地烧着手中的香火,深深的向佛鞠躬,跪拜,跪拜中默默念叨着自己心中的那些祈盼,或许是祈盼家庭和睦,或许是祈盼父母身体健康,或许是祈盼工作顺利,或许……也许佛能明白,也许只有我们自己能明白!当我们在一个个佛堂前漫步,一个个佛前跪拜时,我总觉得其实与佛结缘不在跪拜,而在信仰的交融,我不觉得跪拜了便是好人,不跪拜了便是坏人,跪拜了佛便保佑,不跪拜了佛便不佑,多做善事,自然平安顺心。

    不知不觉,夕阳余晖,暮色降临,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寺院踏上归程。虽然离开了那座山,那座庙,但是那晨钟暮鼓,阵阵诵经声依然萦绕在耳畔,轻轻地提醒我,人生需要经常反思,才会知道自己的对与错,失去与拥有,才会明白路究竟在哪里?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自己能够为社会为家人做些什么?自己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

    “平心静气,豁达心胸,静观世事起伏,笑看风起云涌。”多做善事,积福积德,造福子孙。天下英雄属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这短暂的一生犹如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有幸成为一名法官,当珍惜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如此才能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人生!

责任编辑:zjf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站前路86号
邮编:454001
联系电话:0391-3386111
豫ICP备12000402号-2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