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0年3月9日星期一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关注: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法院要闻

我的第一堂法制课

  发布时间:2013-08-12 17:39:05


    按照河南省高院与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举行的“一校一法官”活动要求,我院将我分到修武县职教中心,作为该校的法官校长,为学校和学生们提供法律帮助,薛校长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说:“我们这个学校是职业技术学校,封闭式管理,学生们都是初中毕业后入校,正值叛逆期,不好管,好打架,老师们苦口婆心讲纪律,效果都不好。如果法官能来讲堂法制教育课,那就太好了。”面对校长的真诚之邀,我欣然接受。我们约定了讲课的时间。

    我也是从学生时期过来的,知道孩子们的心理,老师讲的不好,孩子们都会打瞌睡,讲课就失去了意义。怎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呢?

    我是民事审判庭的法官,处理的学生纠纷不多,为了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到刑案审判庭找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把每起案件事实都整理成一个小故事,还加入了一些幽默调侃的语句,来增强故事的色彩,再把案例涉及到的常识性法律知识穿插到故事中去,寓教于乐。

    到了讲课这一天,我换上崭新的制服,戴上庄严的国徽,赶往学校。虽然经过精心准备,但我仍然忐忑不安,校长在校园里迎接我,把我带到教室。参加的听课的是所有高二年级的孩子,二百多个孩子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我的心咚咚跳个不停,怕给孩子们讲不好。

    “大家好,我叫郑蕾,修武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很高兴和大家见面。”话筒发出刺耳的翁翁音,孩子们纷纷捂住耳朵。学校的一位老师赶紧调整音响,趁机我连忙暖场:“今天,话筒很不给面子,但是并不影响我给大家讲课,因为我有洪亮的声音。”孩子们哈哈笑了起来,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融洽,我也放松了很多,开始了和孩子们的亲切交流。

    我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两个发生在县城的故意伤害案例,都是未成年人因小事打架致人轻伤,同学们听的饶有兴趣,不时的发出惊讶的嘘声和给力的笑声。我又给同学们讲了轻伤常见的情形,比如:鼻骨粉碎性骨折、牙齿脱落或折断两枚以上、面部单个创口长达3.5厘米或累计长达5厘米、肢体单个创口长达10厘米或累计长达15厘米。并告知大家是否构成轻伤需要公安机关法医鉴定。如果构成轻伤,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要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孩子们听的出来我讲这些案例的用意,大家都知道打架不对,但我想孩子们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并不是全知。趁着大家意犹未尽,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曾审理一起案件,受害人因受伤花了2万元医疗费,大家猜一下,加害人要赔偿他多少?孩子们交头接耳,教室里热闹起来,时不时有活跃的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孩子A害羞的站起来,“我经常在家看今日说法,我猜得有3、4万元吧。”

    孩子B坐着大声说道:“10万”。

    大多数孩子不知所措,这时有孩子喊了一声“12万”。

    “谁说的?”我寻声找到了他。“成交。”

    孩子们大笑了起来。

    “你怎么算出来的?

    “我瞎猜的。”

    “为什么这么多?法律规定,除医疗费外,还有误工费、护理费等十几项损失。可以这样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都不是什么希罕事。有的家长痛苦的把这种情况比喻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解释道。

    孩子们静了下来,在吃惊中若有所思。

    “我儿子今年九岁,每次我领他去游乐场玩,都再三叮嘱,玩的时候要小心,见到比自己小的,躲着。万一不小心碰伤人家,妈还得赔人家钱。”我再次强调起法律意识,孩子们又笑了起来。

    “碰到特殊情况,在校园要报告老师或报警。不论是先动手还是后动手,只要打伤人,都要负法律责任。”我边讲,边环视整个教室,清晰的看到了这么多年轻纯真的面孔,我真心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要犯错。

    “老师,留下电话吧。”一位调皮的孩子提议。

    “就留下我的微信号码吧,同学们上网时可以和我交流。”我说。

    “可我们学校不能上网啊!”孩子们纷纷嚷道。

    “我知道大家不能上网,所以才留微信啊,希望大家没事别总上网,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class is over!。”我向孩子们深鞠一躬,大家掌声四起。

    几日后校长打了电话,说同学们反映很好,向我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在工作之余能多去学校讲课。

    那节课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感动,来自孩子们信任的眼神和求知的欲望。每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这不仅需要父母、老师的教育,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一节课可能让孩子们对法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知法守法,在工作之余我还要去学校和孩子们亲密接触,让他们多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早些建立起知法守法的理念。我也更加明白这项活动的意义,法官和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传递了法律的威严与法治的理念,也体现了司法的关怀和法官的情感。

责任编辑:zjf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站前路86号
邮编:454001
联系电话:0391-3386111
豫ICP备12000402号-2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