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在2014年秋季中小学校开学之际,博爱县法院抽调24名法官,组成12个普法小组,深入全县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法官进校园”宣传周,为师生开讲“法制第一课”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普法宣传。目前,该法院已为12所学校开讲了法制教育课,约有400余名师生进行了听讲,发放“法校联系卡”60余张,开展结对帮扶32人,受到老师和学生好评。
一是由该院法制副校长对所负责的学校一对一进行沟通,确定每所学校上课的具体时间,与学校一起做好授课准备,力争使法制课堂起到教育宣传作用。
二是选择一批可公开的、学校内易发生的侵犯未成年人权利或未成年人易犯的典型案例,并对这批案例发生的成因、犯罪过程、犯罪后果加以整理分析,通过以案说法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法制意识,引导未成年人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结合校园实际,找准个别同学存在的 “哥们义气”、打群架、网络交友等不良问题,通过组织学生旁听模拟法庭案件审理,制作宣传版面等形式,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常用法律,使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四是与留守儿童结对开展“手拉手”活动。主动与老师、学生沟通,通过结亲情、交朋友、送温暖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少年儿童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主动向老师、学生发放一张印有法官名字,以及办公室号码、手机号的“法校联系卡”,方便学校老师、学生及时快速联系到法官。